问题 | 抢劫罪抢劫4次如何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抢劫罪抢劫4次如何判刑 凡是涉及到四次抢劫案件均属多次抢劫的范畴,此类行为往往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刑事犯罪,面临较高程度的法律严惩。从犯罪者的主观恶意及社会危害角度来看,这种情形无疑显得尤为突出。通常情况下,此类罪犯将有可能承受长达十年乃至无期监禁的刑期,或是面临生命的终结,同时还需要承担相应的缴纳罚金或没收个人财产的惩罚。 然而在裁量刑罚时,司法机关将会依据包括抢劫作案手段、涉案金额以及有无人员伤亡在内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和权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劫罪抢劫致人死亡 依照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即使因抢劫导致他人死亡,也仍应定抢劫罪。 针对他人财产实施犯罪行为时蓄意故意杀害被害者,或者为了压制被害人强烈抵抗而故意杀人的情节,应当作为抢劫罪来定性惩处。 然而,如果罪犯在实施抢劫行动之后,为逃避法律制裁或者掩盖自己罪行而又杀害被害人的话,他将会面临抢劫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的双重判决,应该视作多种重罪并罚的情形。 抢劫罪这一罪名主要针对那些有非法占据他人财物的意图,并且在面对财产所有人和保管人时,采用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使用暴力、威胁之外的手段,使受害人不能或不敢反抗,从而强制性地将对方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 所谓的“其他方法”,实际上指的就是犯罪分子在使用暴力、威胁之外进行的其他措施,这些措施使得受害者无法认识到自身正在受到侵犯或无法进行有效的反抗。 只要年龄达到14岁且具备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抢劫罪的犯罪主体。 在抢劫过程中,如果采用暴力手段或其他手段以往致使他人身体遭受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情形,不应认定为故意伤人或故意杀人罪,而且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亦不适宜进行多重罪并罚,而是应该单独按照抢劫罪定性量刑。 假如犯罪分子为了报复或满足个人目的而伤害或杀害了受害者后,又趁机将他们的财产据为己有的情况,也不应被视为抢劫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三、抢劫罪抢劫财产要退赔不 在涉及到抢劫罪行中的财物问题时,抢劫所取得之财务均须依法进行赔偿。此类因违法行为而获取的财物,根据法律明文规定,应由犯罪者承担退还的责任。从法律视角来看,抢劫行为无疑已经严重侵犯了受害人的财产权益,因此,犯罪嫌疑人有义务将其非法所得归还给受害人。这不仅仅是对于受害人合法权益的有力维护,同时也是对犯罪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一种有效纠正。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退赔情况将会成为衡量量刑轻重的重要参考因素。如果犯罪者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退赔,那么他们在量刑方面或许可以得到适当减轻的待遇;反之,若拒绝退赔,则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刑罚制裁。此外,即便罪犯已经接受了刑事处罚,但其退赔义务并不会因此而得以豁免。受害人同样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等多种途径,向罪犯提出履行退赔责任的要求。 多次抢劫,尤其是四次以上的案件,属于严重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犯罪者主观为恶,社会危害大,可能面临十年以上监禁,甚至死刑,并需缴纳罚金或没收财产。但在量刑时,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作案手段、金额和人员伤亡等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