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当场处罚程序
分类
解答

概述

1.适用条件

所谓当场处罚,是治安管理处罚的简易程序。实施简易程序,只限于“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的,或者罚款数额超过五十元,被处罚人没有异议的”,法人一千元以下,超出以上范围,都不能使用当场处罚(简易程序)的程序。
当场处罚是人民警察对一些比较简单,不难查处,情节又显然轻微的治安案件,直接作出处罚决定。但是,当场处罚也要经过讯问查证和取证,在基本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进行裁决。当场处罚并不是一定要在当场(发案地)办案,可以将行为人带到公安派出所或者附近单位的保卫处(科)的办公室,治安联防办公室实施。对被处罚人不接受当场处罚的,要按普通程序处罚。对接受当场处罚的,也要主动询问有无异议。对无异议的,执行处罚的人民警察要填写《治安管理当场裁决书》,并让被处罚人签名。适用当场处罚的可以不通知被处罚人所在单位和常住地公安派出所;对于当场处罚后又提出申诉的,适用《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和《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以及公安部《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当场处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违法事实确凿,这是指案情比较简单,因果关系明确,能在现场很快查清基本事实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当场处罚必须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和《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3)符合法律规定的种类和幅度,即必须是情节比较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并且只适用警告与罚款这两种处罚形式。

根据(89)公发6号公安部关于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当场处罚的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的;侮辱妇女的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涉外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涉及赔偿损失,负担医疗费用或者没收的违反治安管理所得财物折款超过二百元的。

另据1992年9月9日公安部关于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当场处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精神,为了简化裁决程序,及时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决定除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客留卖淫、嫖宿暗娼和涉外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适用当场处罚外,其他各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只要情节简单,情节轻微,因果关系明确,不需进行多方查证即能认定违法事实,并且不涉及其他违法犯罪案件的,均可适用当场处罚。

2.特点

  当场处罚程序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种程序是处理治安案件的一种独立程序。与普通程序一样,当场处罚程序是处理治安案件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程序,只是不需要像普通程序一样经过受理、调查取证、裁决、执行等必经环节,其适用过程简便易行。

  2.当场处罚程序只针对特定治安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明确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其他治安案件的处罚采用普通程序。

  《程序规定》第30条规定了两类案件适用当场处罚:一是违法事实确凿,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二是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但是针对卖淫、嫖娼,引诱、容留、介绍卖淫,拉客招嫖和赌博案件,不论情节轻微与否,都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程序来处理。

  3.当场处罚程序体现了及时性的特点。当人民警察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符合当场处罚程序处理时,当即实施治安处罚,处理迅速,时间短暂,这种及时性是当场处罚程序与普通程序最显著的区别。

  4·当场处罚程序由人民警察当场作出治安处罚决定。在当场处罚程序中人民警察有权代表公安机关,在确认治安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罚决定。而在普通程序中,人民警察只是案件的调查者,处罚决定必须由公安机关作出。


法律依据

  当场处罚程序实施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法律和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3条明确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明确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3.《程序规定》第30条明确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可以由办案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违禁品的,可以当场收缴。

  综合以上规定,当场处罚程序适用的法律依据明确,针对的案情清楚,处罚种类适当,处罚执行方式简便易行,为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学依据。

办案步骤

  (一)治安案件当场处罚程序适用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所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违反治安管理问题的解决,关键靠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教育,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但只靠教育,没有必要的处罚手段为后盾,治安管理也就失去了权威性。当场处罚虽然程序简单,但毕竟是行政执法活动,有其强制性、权威性的一面,也有教育性、警示性的一面。

  2.坚持文明执法,依法办事原则

  当场处罚是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管理活动中的职权,因此要求执勤民警依法处罚,文明执法,适用处罚种类、幅度恰当,合理合法地作出处罚。

  (二)治安案件当场处罚程序的实施

  1.人民警察的工作程序

  (1)表明执法身份。根据《行政处罚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和《程序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警察,要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嫌疑人出示人民警察工作证件,以表明执法人员的身份。这对于保证行政处罚的公开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警察是代表所属公安机关进行执法,执法过程是履行公务的行为过程,因此表明身份是表明处罚主体合法的必要形式与条件,同时执法证件也用以确定执法人员执法的范围和职权。当事人有义务积极接受检查和监督,如果执法人员在执法时没有出示合法身份证件,当事人有权拒绝接受。

  (2)口头传唤行为人或询问取证,了解核实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

  (3)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即将对其作出治安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人民警察在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之前,履行告知程序是执法人员的法定义务。当场处罚程序虽然针对的是事实清楚,违法行为尚不严重的情形,但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决定仍然是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较轻的当事人不适用告知程序,不符合立法目的。因此,当场处罚程序中执法人员仍应履行告知程序。

  (4)听取陈述和辩解。执法人员在履行告知以后,还应当充分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程序规定》第31条规定,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执法人员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5)填写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处罚决定书是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最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作出的权威性判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当场处罚的主要标志。当场处罚决定书应具备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形式要件是指决定书有预定格式、并预先编有号码,形式要件既是为了防止假冒,也是为了在治安处罚时表示慎重,更是为了当该处罚决定发生争议时,可以作为证据提出,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质要件是当场处罚决定书中载明的内容,包括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公安机关的名称、承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盖章,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罚人,并由被处罚人在备案的决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被处罚人拒绝签名和盖章的,由办案人民警察在备案的决定书上注明。

  (6)执行处罚。当场处罚的执行主要是指罚款的执行。当场处以罚款的一般都是当场收缴罚款,特殊情况下通知被处罚人到银行去缴纳。当场收缴罚款的,同时填写罚款收据,交付被处罚人;不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后,必须向被处罚人交付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如果违法行为中有违反治安管理非法所得,违法行为人使用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和违禁品,应当予以收缴,并在处罚决定书上注明,不另开收据。收缴的财物按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处理。

  (7)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凡是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于作出决定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在旅客列车、民航飞机、水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返回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备案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公安机关了解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情况,制作治安管理处罚档案;二是便于对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三是为公安机关在可能因该处罚行为而引起的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中的答辩提供资料。

  (8)凡是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罚的,可以由人民警察一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是为了简化处罚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只针对当场处罚程序处罚的案件而规定的。

  2.被处罚人接受当场处罚的程序

  (1)对当场处罚决定书予以核对。凡是被处罚人认可了当场处罚,必须接受,并对法律文书予以核对。

  (2)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应当充分听取被处罚人的意见,凡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

  (3)有权索取处罚决定书和罚款收据。

  (4)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罚款。

  (5)签名或盖章。

  (6)对当场处罚不服,可以依法获得法律救济。当场作出的治安行政处罚决定虽然是数额较小的罚款或警告处罚,但毕竟属于治安处罚,在事后的法律救济上与其他治安处罚是相同的。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规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前款规定的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公安机关名称,并由经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 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被处罚人提出的; (三)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在水上、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二日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罚款之日起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适用

1.适用意义

  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理治安案件的重要现实意义体现在:

  1·提高公安机关的行政效率,体现了权责一致的管理原则,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节省治安管理成本。公安机关过去在适用治安处罚时,无论何种案件,必须一律经过有关领导批准,现在,执法的人民警察依法拥有了限定性当场处罚权,使职责和权力得到了统一,提高了行政办案效率。

  2·当场处罚程序能够迅速解决纠纷,了结治安案件,尽快化解矛盾,当场处罚是便民原则在处罚程序中的具体体现。

2.适用条件

  适用当场处罚程序为办理治安案件带来了许多方便,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节省了执法成本,但因其程序简化必然存在一定的执法风险,存在较大局限性。为此,《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程序规定》等法律规范都对当场处罚程序的适用条件作出了严格规定。

  (一)执法主体具有法定性

  当场处罚程序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实施,除此之外的其他机关的人民警察和其他主体都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理治安案件,这是法律对于执法主体的限制性规定。

  人民警察查处治安案件的行为是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所谓“依法执行职务”是指人民警察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包括直接查处的,群众指控或扭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包括人民警察接到报案赶赴现场后.行为人或证人都在场或双方当事人主动找人民警察要求处理的案件。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如果在非工作时间发现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将违法行为人送交当地公安机关或正在执行职务的具有治安案件办案权的民警处理,而不能直接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罚。

  (二)违法事实确凿,情节轻微,因果关系明确

  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办理的治安案件,必须确有治安违法行为,而且案情简单,情节轻微,因果关系明确,不需进行多方查证。其中违法事实确凿,一是指要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违法事实的存在及性质、程度,二是确有充分证据证明是当事人所为。根据

  《程序规定》,当场处罚程序的适用,必须以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为限,对其他案件应裁决其他处罚种类,这是当场处罚程序适用的前提条件。

  (三)符合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处罚的种类是罚款和警告。罚款处罚的幅度是:对公民处200元以下,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这一规定表明:当场处罚程序仅限于数额较小的罚款和警告。除此之外的治安处罚,因为较严厉,涉及的案件较为复杂,对当事人的影响较大,故要慎重行事而不适用当场处罚程序。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划定这一罚款数额标准,是比较恰当的,从经济能力上说,单位显然强于公民,不能适用统一标准。对公民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违法行为,通常属于轻微的违法行为,其影响和社会危害性都不大,所以适用当场处罚程序。

  (四)有法定依据

  对当事人进行治安处罚,不仅要有法定依据,而且法定依据必须明确具体。因此,凡是法定依据不明确不具体的,即使符合其他条件,也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程序。

  (五)不适用当场处罚程序的范围

  《程序规定》第30条第2款,明确了下列四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适用当场处罚程序裁决:

  1.卖淫、嫖娼行为:

  2.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行为:

  3.拉客招嫖;

  4.赌博案件行为。

  之所以作出上述规定,是因为卖淫、嫖娼行为根据卫生部、公安部《对卖淫、嫖娼人员强制进行性病治疗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须对行为人强制进行性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才能确定具体的处罚,其调查取证过程较为复杂;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娼行为,须进一步查清是否构成犯罪,查清是否涉及经营单位和经营人员,是否还有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拉客招嫖和赌博案件因为涉及人员较多,情节较复杂,证据的收集和固定比较困难,而且调查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要求严格,所以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程序进行。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