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法院判决书对方不执行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分类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解答

一、法院判决书对方不执行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法院判决书无法执行时的处理途径

在人民法院作出最终判决之后,相关当事人依然若无其事地拒绝遵从并履行该判决规定的相应义务时,胜诉方有权依据一定程序进行妥善处理:

首先,胜诉方可直接尝试向败诉方提出请求,恳请对方根据判决结果来承担其应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如果败诉方始终顽固抵抗,胜诉方可依法赴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届时,人民法院便会采取必要的强制执行措施,例如将被告所拥有的财产进行强制划拨或拍卖,进而实现该生效判决中判定的内容。在此过程中,作为胜诉方,您有责任向人民法院披露与败诉方有关的财产信息线索,以便于人民法院更好地实施强制执行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二、法院判决书生效日期怎么样计算?

一、关于法院判决书生效日期的计算原则如下所述:

1、民事判决书(1)在民事类别的判决书中,若属于初审裁判结果(需排除最高法院的初步判决),则在送达至当事人之日起的十五日之内如无人进行反对上诉,则视为生效;

(2)而对于二审或最高法院的初次审判的判决书来说,自二审裁决依法宣告并送达到相关权利人均已确认无疑之刻起,便正式生效。

然而若裁决书最终被裁决无效,该裁决便无法产生约束力。

2、刑事判决书(1)在针对一般刑事违法案件的初审程序结束后,自判决书送达给当事人之时次日起十天内,应为法定上诉期。

在此期间,一审判决书的法律效力尚处于待定状态。

若在上诉期内未出现上告或抗议的情形,则上诉期末日即为判决生效日期。

(2)至于二审案件,如经二审裁定确认了此前的原判决,那么这一经过二审程序裁定的文书将被视为终审裁定,自其送达相关人员之日起即刻生成法律效应。

自此项裁定生效之日,一审判决书的法律效力将由先前的待定状态转换成生效状态,此时这部份的一审判决便正式生效。

二、在民事案件领域,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作出的首轮判决有异议且希望提出上诉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至自己之日起到十五日有效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同样的,作为当事人也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到十日的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进行上诉。

三、而在刑事案件方面,不服裁决的上诉及抗诉期设定为十天,而不服判决的上诉与抗诉期则设为五天,提交的日期均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次日本天起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三、法院判决书不承认怎么判

若您对法院所做出的判决并不认同,可以依据以下几种合法途径进行维权:首先,在判决正式送达至您手中后的十五个自然日内,您有权向作出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申请。然而,提出上诉必须具备特定且合理的原因,例如,能否判定相关事实存在重大误解或者实际应用法律不当等等。其次,倘若上诉期限已逾期,此时您仍可尝试申请事例再审。然而,再审程序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定,通常情况下要求申请者能够提供充分的新近证据以推翻原有判决结果,或者证明原判决所认定的关键事实系虚假捏造等法定情形。此外,如果您认为审判人员在审理事例过程中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违规行为,您还可以向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总而言之,对于法院的判决,我们不能擅自采取任何非法手段进行抵制,而应该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之内,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法院判决书无法执行时,胜诉方可先尝试请求败诉方履行义务。若对方拒绝,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采取划拨、拍卖等必要措施实现判决内容。胜诉方需提供败诉方财产线索,协助法院执行。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8: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