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累犯不适用于缓刑和假释,但可以被怎么处理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累犯不适用于缓刑和假释,但可以被怎么处理

累犯在缓刑和假释的适用上受到限制,然而其处理方式又是如何?

1.对于累犯,原则上不得予以假释;

2.对于被判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累犯,人民法院应依据其犯罪情节和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酌情决定是否对其实施限制减刑;

3.累犯在法律判定中应当受到从重惩罚;

4.累犯可不受缓刑制度的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二、累犯不适用缓刑的法律依据

累犯通常不适用于缓刑制度,原因在于累犯具备较高的人身风险系数及再次犯罪的潜在威胁,而缓刑则需以被告人展现出真诚的悔过之情以及保证其不再实施任何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作为基本前提。

因此,基于累犯的特质考虑,往往不宜对他们实行缓刑。《刑法》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三、累犯不适用于缓刑和假释的法律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刑法法典规定,被界定为累犯者,不再拥有适用缓刑及假释的相应权利与机会。所谓累犯,即因故意犯罪被判以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获得赦免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再度触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行的犯罪分子。关于缓刑,其适用标准主要涉及犯罪情节相对轻微、犯罪人有悔过自新之表现等方面。累犯的存在,充分反映出犯罪分子具有较大的人身安全风险以及再犯的潜在可能,这与缓刑适用条件中所强调的犯罪分子人身安全风险的降低并不相符。至于假释,则是针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一段时间后,由于其遵守监规纪律,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并展现出明显的悔过自新之表现,同时保证其不会再次对社会造成危害,从而有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安排。然而,累犯若再次犯罪,无疑证明其改造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假释所要求的悔过自新之表现以及不再对社会构成危害的条件。总的来说,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对累犯施加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和惩罚措施。

累犯在缓刑和假释上受限,处理方式如下:1.累犯原则上不得假释;2.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法院需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等因素,决定是否限制减刑;3.累犯在法律上应受从重处罚;4.累犯不适用缓刑制度。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对累犯的严格处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6: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