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合同解除溯及力民法典规定有哪些
分类 合同事务-合同终止
解答

一、合同解除溯及力民法典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原则:非继续性合同解除常具溯及力,允许当事人恢复原状。但继续性合同解除时,溯及力受限或排除,因其履行跨越时段,恢复初态困难且实践上不可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合同解除溯及力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解除溯及力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点:若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合同自始无效,双方应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已履行的部分,当事人可根据过错程度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如返还财产、折价补偿等。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例如,甲向乙出售一批货物,合同解除且有溯及力,那么乙需返还已取得的货物,甲需返还已收取的货款。若一方因合同解除遭受损失,可依据过错原则要求有过错的一方赔偿损失。但有些合同解除并不具有溯及力,如继续性合同等,此时仅对未来发生效力,已履行部分不受影响。

三、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的承担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合同约定了违约责任条款,通常按约定执行,如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式等。未约定的,守约方可主张因对方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但需提供充分证据。

对于违约金,一般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可请求法院适当减少,过低可请求增加。同时,解除合同并不影响当事人请求赔偿的权利,即除违约金外,还可主张其他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

总之,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的承担要依据合同约定及实际损失情况综合确定,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在《民法典》中有相关规定。原则上,非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具有溯及力,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继续性合同的解除,一般不具有溯及力。这是因为继续性合同的履行通常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的,恢复原状较为困难且不符合实际。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8: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