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校园语言暴力相关法律有哪些
分类 损害赔偿-学校侵权
解答

一、校园语言暴力相关法律有哪些

关于校园语言暴力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针对遭受同窗言语暴力这一现象,实际上已经触及法律红线。严重的情况下,已构成对当事人的恶意诋毁,构成诽谤罪。在大部分的场合里,侮辱行为本身如果情节较为轻微的话,并不足以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然而,对于那些公开发表大规模的侮辱言论或捏造不实言论来诋毁他人的情况,即使情节相对较轻,也会受到法律制裁,通常采取的处罚方式包括五天以下的拘留,以及最高可达五百元的罚款;而当此类行为的情节更加恶劣时,可能会被判处五至十天的拘留,并且可能需要承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校园语言暴力是否可以定罪

在学校环境内,一般的语言攻击并不足以构成犯罪,然而,如果情节较为恶劣,则有可能触犯到侮辱罪这一罪名。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例,以暴力手段或其他方式公然羞辱他人,或是捏造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恶意污蔑,若其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等处罚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三、校园语言暴力导致抑郁症怎么判

校园中因言语攻击所引发的抑郁症,在法律断定方面颇为复杂。首要任务是厘清言语暴力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施暴者的主观恶意程度以及行为与抑郁症之间的深刻联系等主要因素。倘若能够确凿地证实言语暴力与宿主抑郁症具备直接且紧密的因果关联关系,那么施行言语暴力的个体很有可能需要承担起民事侵权责任,这其中包括公开向受害者道歉、履行赔偿损失等法定义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严峻情形下,例如言语暴力情节特别严重,已经给受害者带来了重大的心灵创伤时,就有可能触犯侮辱罪责。而侮辱罪系属自诉事例,受害人必须亲自向法院提出刑事诉讼请求。然而,判断的整个过程必须基于综合考虑众多的证据材料,其中包括证人证词、医疗诊断证明等等。此外,校园环境中的相关责任人,比如学校,如果未能充分履行其管理职责,也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同窗间言语侵犯违反道德,严重情节可能触犯法律。诽谤罪指故意捏造虚假信息诋毁他人名誉。侮辱罪则视行为人行为严重程度而定,轻微行为不涉刑事审判。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中伤他人,即便情节轻微,也面临5天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拘留5至10天并罚款五百元。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