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被抓后拒绝赔偿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赔偿 |
解答 |
一、肇事逃逸被抓后拒绝赔偿 肇事逃逸者被依法逮捕后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倘若因交通违法导致严重事故并致人受伤或死亡,而肇事者却选择逃避法律责任并拒绝作出损害赔偿,那么受害方当事人有权利依据警方对此次车祸事故所认定的责任归属,通过正式的法律程序,向当地的初级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诉讼请求,通过此种严密的法律途径,让被告即肇事者所拥有的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公司,在其责任限额范围内为受害方进行真实且合法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二、肇事逃逸被害人不起诉会怎样 若肇事者逃逸且被害方未提出指控,在肇事者未达犯罪程度时,双方可以展开私人和解谈判以商量事-件处理及赔款事宜; 而对于肇事逃逸这种违法行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应处于最高二百元至最低二千元的罚款,同时可追加十五天以内的拘留处罚。 然而,若事件已达到犯罪程度,即便被害方未提出指控,仍需接受刑事追责,因交通肇事罪隶属于公诉案件范围。《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肇事逃逸被拘留15天会不会留案底 对于因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被处以十五日拘留的处罚,是否会留下案底及具体影响待遇,则取决于所实施的拘留类别。若此项拘留属于行政性质,通常并不会导致刑事案底的确立,但在接受管理的公安机构内,将被记为相应的违法记录之一。行政拘留作为针对轻微违法行为的惩戒手段,其记录通常仅对个人在职场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产生有限的负面影响。然而,若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情节恶劣至足以构成犯罪,那么公安部门将对涉事人员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一旦经过法院审判判定有罪,便会留下刑事案底。刑事案底对个人的影响较为深远,例如在申请公务员职位、参军入伍等方面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总而言之,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违法行为,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肇事逃逸案嫌犯被抓获后拒不赔偿 若交通事故致肇事者逃逸且未赔偿受害方,当事人可依交警认定的事故责任,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有望向保险公司提出以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为限的赔偿要求。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