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法对旷工的规定是怎样的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关系 |
解答 |
一、劳动法对旷工的规定是怎样的 我国《劳动法》对于旷工行为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依据我国现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文规定,对于旷工行为所在的劳动者严重违犯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这项情况,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其劳动合同关系。 至于究竟旷工多少天才足以符合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这一重要议题,用人单位拥有决定权,可以在其企业内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行业内广为接受的衡量标准通常为旷工达到三日即可触发解雇机制。若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能够在其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员工持续无故旷工累计达到3日便自动取消其职务,而且此类规定又应当经由公司内部的公开民主程序制定,并且已经有效地传达至每一位员工,那么当这样的情形发生时,法庭将依照现行法律予以充分支持。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劳动法对加班工资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需注意,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应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确定。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未约定,则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但若劳动者月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则按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确定。 三、劳动法对请假未批算旷工吗 在劳动法中,一般情况下,未经批准的请假行为可能被视为旷工。但具体是否构成旷工需根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来确定。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未经批准的请假为旷工,且该规定已告知员工并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员工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缺勤就可能被认定为旷工。然而,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未对请假事宜作出明确规定,那么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员工请假的原因、是否存在不可抗力等。总之,是否将未批请假认定为旷工,关键在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具体的事实情况。 劳动法律法规对旷工行为有明确规定。员工旷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单位有权视情况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旷工多少天可解雇,由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通常,连续旷工3天被视为解雇条件。为确保规章制度合法有效,需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全体员工公布。这样,单位在员工连续旷工3天时可依法解雇,并得到法院支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