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负民事责任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负民事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是否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缺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受到限制的民事行为能力者所应承担的责任主要来自于:对他人所遭受损失进行经济补偿的民事赔偿责任。若此类人士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则应首先从他们自身的资产中筹集用于支付这些损失的赔偿金;如果仍然未能满足所需赔偿,剩余的部分将由其法定监护人负责承担。 此外,对于那些受限民事行为能力者而言,在其具备行为能力的特定范围内,也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 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杀了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未满八岁的未成年儿童以及无法自我感知自身行径的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 请注意,我们受到以下法律条款的制约: 1.如果精神疾病患者在无法感知或控制自身行为时,导致了危害性后果,他们是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疏于管理,他们的家人或监护人应该严格关注和进行医疗照顾; 如有必要,可由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将其置于医院治疗并给予适当的护理照顾。 然而,当这些患者在精神状态正常或仍有能力感知或控制自身行为时犯下罪行,则必须履行刑事责任。 特别强调,不满八岁的未成年人即使触及死刑也不会承担刑事责任。 2.对于无法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来说,尽管他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仍应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层次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在此过程中,民事责任部分可能会要求他们的监护人代表他们承担相关责任。《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怎么判 所谓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那些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群体以及无法正确认知自身行为的成年人。关于此类人群的法律身份判断,我们应依据相关的法令规章和具体的行为特征、医学鉴定等多个角度的考量进行综合性判定。针对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群体,法律明文规定直接将其归类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对于那些不能正确认知自身行为的成年人而言,他们往往需要经过特定的法定程序,一般情况下由其利益相关方或有关机构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予以确认该成年人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将根据相应的证据材料,例如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鉴定意见等,作出最终的裁决。在涉及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他们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将被视为无效,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执行相关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给他人造成损失时,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先由个人财产赔偿,不足部分由法定监护人承担。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在具备行为能力的范围内,也可能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