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股权质押法律规定是什么
分类 公司经营-股权
解答

一、股权质押法律规定是什么

股权质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要求?

关于股权质押的监管法规明确指出,只有在进行了质押质权的正式登记之后,相应的质权才能正式确立。对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在接受了股权质押之后,原则上其所拥有的股权将无法再进行转让,除非得到质权人的明确批准和认可。在此情况下,如果需要转让已经被质押的股权,那么其所得款项必须首先用于偿还所欠相关债务,或者直接交给指定的机构进行保管(称为“提存”)。

《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三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

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第四百三十四条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股权质押后能否转让股权?

股权质押后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转让股权的,但需满足一定条件。若质权人同意,则出质人可转让股权,转让所得价款应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若质权人不同意转让,出质人未经同意转让的,行为可能构成违约,质权人可就转让所得价款优先受偿。在法律实务中,需注意转让程序的合法性及各方权利义务的界定,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同时,不同地区的具体法律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进行操作。总之,股权质押后转让股权需谨慎处理,以确保各方合法权益。

三、股权质押担保效力及风险有哪些

股权质押担保效力方面,若符合法定形式要件,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质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等权利。但需注意,未办理登记的,可能不产生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风险主要有:一是出质股权价值波动风险,若股权价值大幅下跌,可能无法足额清偿债务。二是出质人经营风险,若出质人经营不善导致公司股权被冻结、拍卖等,会影响质权实现。三是登记风险,若登记有误或遗漏,可能引发纠纷。四是质权实现风险,在实现质权时,可能面临处置股权的程序复杂、交易成本高以及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变现困难等情况。总之,股权质押虽能为债务提供担保,但需充分评估各种风险。

股权质押的法律规定要求,质权需经登记才能设立。股份公司在股权质押后原则上不得转让股权,除非得到质权人同意。如转让已质押股权,所得款项应用于偿还债务或交指定机构保管。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