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仲裁要在离职之后吗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解答

一、劳动仲裁要在离职之后吗

劳动仲裁制度并不仅仅局限于离职之后进行。在整个劳动关系持续的过程中,倘若劳动者的法律权益遭到侵害,例如雇主未能如期支付薪酬,亦或是没有按照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金等等,那么这些劳动者同样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申诉。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劳动纠纷往往会在劳动者结束工作之际愈发凸显出来,因此在离开原岗位之后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寻求帮助的现象更为普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仲裁要多久才能解决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劳动仲裁机构通常应当自收到当事人提请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案件。若因案件情实质性冗杂、调查取证难度较大等原因需要进行延迟审理的,其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个自然日。但如遇特殊情形,诸如需进行专业技术鉴定等,则仲裁程序所需耗费的时间将有所延长。总而言之,在此类案件中,大部分劳动仲裁的最终裁决结果将会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三、劳动仲裁要提供哪些证据

在进行劳动仲裁时,首先必须提交能够明确证实劳雇关系确实存在的凭证,例如劳动协议、工资支付的详细记载、社会保险费交纳凭证以及工作证件等。此外,还需提供与仲裁申请相关的证据,如证明加班情况的考勤记录、证明被非法解雇的通知文件等等。同样重要的是,与工作职责、工作环境等方面有关的交流记录、电子邮件等也有可能成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总而言之,所提交的证据应能够清晰且有力地支撑您的仲裁诉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仲裁不一定非要在离职之后。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比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劳动者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通常情况下,很多劳动纠纷在离职时会集中显现,所以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的情况较为常见。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