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袭警罪对象是谁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袭警罪对象是谁判刑 在法庭判决中,若存在对警察进行殴打的行为,则视为构成了袭警罪。这种情况下,被告人以暴力手段对待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务人员,已构成严重的袭警行径。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这类行为将被确认为构成袭警罪,需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袭警罪量刑标准及对象界定 袭警罪是指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量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象界定为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这里的“依法执行职务”,是指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施的与职务有关的行为,如制止违法犯罪、执行逮捕、拘留等任务。 总之,袭警行为严重危害警察执法安全和社会秩序,应受到严厉惩处。 三、袭警罪情节轻重如何认定 袭警罪情节轻重主要从以下方面认定。其一,暴力程度,若使用凶器、拳脚相加致民警重伤等严重暴力,属情节较重;仅轻微推搡等行为,情节相对较轻。其二,袭警的次数,多次袭警通常认定为情节较重,一次袭警情节相对较轻。其三,袭警行为是否造成民警其他后果,如导致民警无法正常执行公务、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等,会加重情节;若仅造成民警自身身体轻微损伤等,情节相对较轻。其四,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若明知对方是民警仍故意袭击,情节较重;误认等情况下的偶发性袭警行为,情节相对较轻。总之,要综合考量以上因素来准确认定袭警罪的情节轻重。 法庭判决明确,对警察实施殴打行为即构成袭警罪。在此情境下,被告人对执行公务的警务人员采取暴力手段,已严重触犯法律,构成袭警行为。这种行径不仅侵害了警察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必须依法严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