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孩子不愿意被探视可以不让探视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孩子不愿意被探视可以不让探视吗 在何种情况下,孩子的拒绝探望可以被视为合理的理由,从而停止向其家属的探视行为? 当遇到已年满7周岁且被母亲或父亲拒绝进行探视的未成年子女时,法院应先确保他们的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征询孩子的个人意愿。这样可以使孩子更能够自由和诚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另外,法院也需要积极走访孩子的老师、邻居以及社区委员会等相关人士,以便更加全面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倘若发现孩子之所以拒绝探视实属受到他人的教唆或者威胁所致,那么法院应当批准探视方提出的强制执行请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孩子拒绝探视时探视权可否被剥夺 探视权一般不可被随意剥夺。探视权是法律赋予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权利,旨在保障子女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使孩子拒绝探视,也不能直接剥夺另一方的探视权,而应通过沟通、教育等方式引导孩子理解和接受探视。 若孩子拒绝探视且情况较为严重,比如孩子出于恶意或受到他人不当影响而坚决拒绝,可向法院申请变更探视方式或时间等,但不能直接剥夺探视权。法院会综合考虑各方情况,以子女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来处理探视权相关事宜。总之,探视权的设立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尽量通过合理方式解决探视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轻易剥夺探视权。 三、孩子抚养权变更后可以不让探视吗 一般情况下,变更孩子抚养权后不能随意不让对方探视。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除非对方行使探视权会对子女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比如有吸毒、赌博等恶习屡教不改等情形,才可以向法院申请中止其探视权。但在中止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视权。所以,通常不能以变更抚养权为由而不让对方探视,应保障对方的合法探视权益,以维护子女的健康成长。 在以下情况下,孩子的拒绝探望可被视为合理理由:当7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在被征询个人意愿时,明确表示拒绝探视,并且法院通过走访发现孩子的拒绝是出于真实意愿,而非受他人教唆或威胁。此时,法院应停止向家属的探视行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