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恢复强制执行有时间限制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一、恢复强制执行有时间限制吗 恢复执行强制措施是否具有时间限制 关于申请恢复执行,其并无明确的时效限制。 依据现行的司法制度,若案件在经过人民法院裁定结束执行程序之后,发现被执行人尚存一定财产价值的情况下,可按照申请执行人的要求或者依据法院自身权力启动恢复执行程序。 《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 下列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恢复执行案件予以立案: (一)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 (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 (三)执行实施案件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报结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的; (四)执行实施案件因委托执行结案后,确因委托不当被已立案的受托法院退回委托的。 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的,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恢复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的,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 二、申请恢复强制执行有期限规定吗 申请恢复强制执行有期限规定。一般来说,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存在某些特殊情况,如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可能会导致申请恢复执行的期限起算点等有所不同。若有具体案件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法律建议。 三、恢复执行案件的时效有多久? 恢复执行案件的时效一般为两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即在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而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时效期间重新计算。需注意,此两年时效是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恢复执行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并无固定的时间限制。一旦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程序,若后续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执行人便可依据相关规定,向法院提出申请恢复执行。同时,法院也有权依据实际情况,主动启动恢复执行程序。这一制度的设置旨在确保执行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