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判罚年限如何确定
分类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解答
律师解析:
只要涉及到重大的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即构成了交通肇事罪的案件。
此类案件的罪犯将会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若存在逃逸现象或其他更为恶劣的情节,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若是因为逃逸而致使他人死亡,则最高可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在这里,我们来详细探讨下这些不同情况下的判决依据以及量刑标准:
首先,若肇事者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就此引发了重大事故并致他人死亡,那便等同于构成了交通肇事罪。
针对这类型的案子,罪犯需接受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倘若存在逃逸或者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就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如果由于逃逸直接导致他人死亡的话,那么就将面对更严厉的刑罚,即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具体的判刑标准如下:
1、如果交通肇事案件中仅仅出现了1名受害人死亡且肇事者对事故承担着全部或主要的责任,那么便可判定其承受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2、然而,如果在交通肇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导致两名及以上的受害人丧生且肇事者应对事故负有同等责任,那么便属“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需要接受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3、更加严重的情况是,当肇事者在明知逃逸会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下仍然离去,那么其将面临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这种“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是指肇事者在逃离现场后未施救受害人而使其最终失去生命。
此外,实践中有这样一种常见的情况,即交通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的领导、车辆持有者或是承包商等指使肇事者逃逸,而这种行为无疑加大了受害者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可能性。
对于这类情况,应将肇事者视为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嫌疑人,同样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接受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第四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0: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