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肇事致人死亡时,如何确定判刑和赔偿
分类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酒后驾车导致他人生命终结的刑事处罚相关规定,我国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有明确阐释。
对于那些违反有关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后果,如致使他人重度伤害,甚至致其死亡或使公共及个人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者,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然而,对于那些在交通肇事中的肇事者,如果他们选择逃避责任,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犯罪行为,那么处罚将会有所加重,由原先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上升至涵盖期更长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若肇事者因潜逃而导致所害者离世,那么法律将判处他们更为严厉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依据涉及到的有关补偿方面的规定,酒驾致人死亡的受害人家属可能获得相应的赔偿。
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丧葬费用和死亡赔偿金。
其中,丧葬费用通常会按照上一年度该地区社会人均工资的相应比例,核算出六个月的金额予以支付;
至于另一部分的死亡赔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对此做出了详细的司法解释。
根据这一解释,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期限将采用“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
具体而言,即是直接赔付给受害人家属二十年的总计金额。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死亡赔偿金并非对应全部寿命,而是针对余下的剩余寿命作出赔偿。
然而,也不能全然仅凭余命作为考虑因素,因为如果受害人的年龄偏小,则将会收到二十年的赔偿金,若是年龄较大的情况,便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每年的赔偿额。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3: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