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村干部醉驾入刑标准是怎样的
分类 交通事故-醉驾
解答
律师解析:
当涉及到政府工作人员酒驾问题的处理时,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对于一般的酒驾行为将受到以下严格处罚:
(1)如果是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话,将会依法暂扣其半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机动车驾驶证,同时还需接受金额为一千到两千元不等的罚款处罚。
若因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而已经受过相应处罚的人员,再度进行此类违法行为的,将会被处以十天以下拘留,并且需要对其追加金额在一千至两千元之间的罚款,甚至可能会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
(2)对于那些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辆的人员,除了吊销其驾照外,五年内都无法获得新的驾照,且若司法机关认定构成犯罪的,将根据罪犯应承担的责任判处相应的拘役和罚金。
另外,若是在醉酒状态下驾驶营运机动车辆的情况下,驾照也会被永久吊销,个人在十年内都无法获得新驾照,而且其终身都将不得再驾驶任何营运车辆。
同样地,法律规定其在司法审判之后需承担刑事责任,并面临拘役和罚金的处罚。
其次,针对实施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或多人受伤,甚至有的伤情严重甚至达到一级伤残程度,同时责任人对交警部门的认定全责或主要责任的情况,相关人员将会被判定犯有交通肇事罪,将会面临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等惩罚在内的严重后果。
若是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却选择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极端恶劣情节的话,则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将更加严重,将会面对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制裁;
至于那些因为逃逸行为致人死亡的情况,嫌疑人将面临更为严苛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第四十四条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发出协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告时,应当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实、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情况、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关情况。
第四十五条接到协查通报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嫌疑车辆的,应当予以扣留,依法传唤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与协查通报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办理移交。
第六十六条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日内,根据本规定第六十一条确定各方当事人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方当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以及受害方当事人的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后,已经按照前款规定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六十一条重新确定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分别送达当事人。重新制作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除应当载明本规定第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20: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