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主责和次责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分类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分配及相应的赔偿问题,一般需基于交通事故中各方参与者的具体情形来进行评判。
我们可以列举以下常见情况:
首先,假如事故发生产生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或行人之间,若是机动车采取了主动行为,并依法应对此负责,此时它们则会面临80%的赔偿压力;
然而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也存在过错,那么他们将被最多要求承担40%的相应责任。
其次,当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碰撞时,主动方则需负有70%的赔偿义务,而次要责任方则需负担30%。
再次,若非机动车驾驶人员、行人与另外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或行人相互产生摩擦,在这种情况下,主责任方可能需要承担70%的赔偿责任,而次要责任方只需负责剩余的30%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事故涉及到机动车,甚至导致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车主首先应寻求由保险公司在车辆第三责任强制性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做出赔付。
对于超出责任限额的部分,则需要按照双方犯错的程度来分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遇到了复杂的交通事故,道路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所有当事人的行为对于事故发生的影响力及其过错的轻重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和合理划分责任。
具体来讲,首先,如有任何一方在事故中犯错,他们都会负有全责;
其次,如果是两个或更多的当事人都犯过错而引发事故的话,那么责任方将会按各自行动对事故结果的影响程度和过错的严重性,担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
再者,当各方都没有发现引起事故的错误原因,这无疑是一起交通意外事故,面对这样的状况,各方通常无需承当责任;
最后,如果发生事故的那方当事人极其明显且故意犯错的话,他们是不会被谴责的。
但无论如何,若有人选择逃离现场导致现场环境变化、证据丧失,交通管理部门无法准确验明交通事故事实的真象,那么那名逃跑的当事人务必会默认承担全责;
同样地,若有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销毁证据,那么他们将独自承担全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