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除合同需要满足哪些法定条件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终止 |
解答 |
律师解析: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述,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形均可能导致合同的解除:
首先,若遇重大困难无法预料以至于无法实现合同预定的基本目标;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不可抗力都能作为解约的理由,只有当不可抗力的影响使合同目标无法达到时才能被视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 其次,与合同的主要债务履行直接相关系中,我们将其分为两个具体的状况: 一类是在合同履行期即将结束时,持有人明示表达或通过他的行为表示不会履行主要义务; 另一类则是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过多次催告后在适当期限内仍然未能予以执行。 第三个解约的条件是,如果合同持有人未能按时履行债务或者存在其他违反约定造成合同不可行的行为。 此外,对不确定合同,当事人有权随时解除合同,唯需在此项权利行使前给予对方合理期限的通知。 最后,即便在非双方过失引起的特殊情况下,如果因情况变动使得继续履行合同显然对其中一方不公平时,合同严肃性也可以作为解除的理由。 但是,解除权的行使需要经过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判决,并且首先应进行协商,在协商无果后方才能够提出解约申请。 也正是如此,任何一方有终止的想法的时候,必须遵守有关程序和法律要求,以便让所有的决定都是公正公开和透明的。 同时,双方协商一致同样也是解约的一种方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