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效力未定的合同包括哪些类型
分类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效力待定合同,我们下面来仔细探讨其中的三种类别:
首先,我们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例。
他们若签立了不符合自身年龄、智力水平以及精神状态,并且无法从中获得纯粹利益的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缔约相对人有权向法定代理人提出催告,并要求他(她)于自接到通知之日起的30天内予以确认。
如果法定代理人做出了追认的决定,那么这部份合同将会因为法定代理人的协助行为而产生实际效力;
然而,假如法定代理人选择拒绝追认或者法定代理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回应,那么这部份合同将不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为了更加公正合理地平衡各方面的权益,法律不仅赋予法定代理人一项追认权,还特意设立了一个善意相对人撤回决策的机制。
这个善意相对人,是指那些在签订合同时并不知晓且不能预见对方欠缺相关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
其次,我们来说说无权代理的案例。
在这部分里,我们会讨论到那些没有代理权的代理人或者他们违反了原本代理范围内的代理权或者是在代理关系结束之后,接着背着原代理人的名义订立的合同。
这类合同的效力就待确定下来,也就是需要原代理人确认才能生效。
同样,相对人也是有权向原代理人提出催告,请求他(她)在自接到通知之日起的30天内进行确认。
若是原代理人在收到催告之后仍未做出答复,则通常被视作他选择了拒绝追认,这样的话,这部份合同也就失效了。
但是在此之前,善意相对人还有机会撤销这份已经签订的合同。
这个撤销,就需要通过通知的形式来达成。
最后我们来看《民法典》第551条规定的内容。
在这里,我们将会谈到关于债务人转让债务时,应该如何确保债权人的同意。
如果没有得到债权人的明确同意,那么债务人在未经债权人的同意前私自转让其债务的做法,此举的效力也是待定的。
在债权人同意之前,这一行为尚未取得有效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3: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