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不当得利的被告人该如何确定
分类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解答
律师解析:
厘清不当得利的权利主张需要明晰不当得利这一概念以及其构成要素。
所谓不当得利,系指未经法律承认或者授权,当事人就取得了不应得到的利益并因此导致他人损失,进而应该承担归还该非法所得的责任。
例如,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收取过多的款项,或是捡到他人遗失之物并擅自占为己有等行为皆属于不当得益。
在此情况下,获取利益的一方称为受益人,遭受损失的一方则被称为受害人。
由此,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便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受益人作为债务人,受害人则作为债权人。
对于不当得利,其具备以下四方面的构成要件:
第一,一方需实际获取利益;
第二,其他相关人的利益必须受损;
第三,一方的获利与其接受之损害具有因果联系;
第四,一方的获利以及他人的损失均缺乏法律依据,既不存在于实体法层面,亦未订约明确约定,或者曾经拥有过法律认可的依据,但随后该项依据已然消失不见。
在得知自身受益无任何法律支持或者知晓其合法依据已经不再成立后,受益人应当自觉主动地返还不当得来的利益给受害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条【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第九百八十六条【善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免除】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第九百八十七条【恶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第九百八十八条【第三人返还义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