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才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离婚诉讼中主张抚养权归属时,当事人需充分审慎对待并着力从有利于子女成长发展的视角出发,提供充足有力的证据支持。
首先,需要收集双方在基本家庭背景和基本能力条件方面的信息,如就业领域、工作环境、个人收入、居住场所、受教育程度,以及涵养等。 通过对这些基础信息的深入对比和分析,寻找出其中有利于争夺抚养权的优势所在。 其次,应当针对双方父母的基本情况加以详尽的搜集和整理。 因为,实际上直接照顾孩子的可能并非父母任意一方,尤其是在涉及到学龄前儿童的情况下,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一方亲属往往担当了主要看护者的角色。 因此,他们的意见及其家中的长期抚养环境以及健康状况,无疑成为衡量抚养权归属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再次,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环境方面,也应当高度关注并进行全面反映。 在离婚案件中处理抚养权问题所秉持的核心理念,即保护未成年人不受负面影响而始终保持健康成长。 若遇到离婚情形,一方与学校距离较近或者居住区域内各环节设施齐备,对于孩子的就学环境以及生活便利度最为有利的,自然获得孩子抚养权的机会也就相对更为充分。 因此,这部分证据的搜集和准备同样至关重要。 最后,应当充分尊重以及立足于8岁以上未成年人的意愿表达。 在处理抚养权纠纷的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积极倾听、记录并且纳入审理和裁决考虑的范围之内。 因此,在离婚发生之前或者正在经历离婚流程的进程中,务必做好孩子的抚慰安顿工作,使得他们更愿意跟随自己的意愿生活,这将对后期的诉讼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