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嘱继承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所指定的遗产是否应该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畴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考虑。
以下是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形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在婚姻关系持续不变的过程中,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继承或者接受遗赠来获取某些财产。 这里提到的所有权实际上仅仅代表财产的法律权利,并不构成对于这些财物实质上的拥有和控制。 就比如说,即使这些财产在婚姻关系解除之前没有得到确实的控制或是使用,但是只要继承行为发生在这个家庭的婚姻关系仍然存续的时段内,那么这类财产就应当属于夫妻共有的财产。 举例来说,假设某个已经离婚的夫妻,他们可能会继承他们过世父母的遗产,甚至在结婚时也可能会收到来自父母或亲朋好友的见面礼或礼物。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中获得的总收入应当被视为夫妻共有财产,除非存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 此外,对于这部分财产,夫妻双方对它享有平等的处置权力。 其次,法律会或者在赠与合同中明确表示某个特定的财物只会赠与某个个体的意愿。 例如,如果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指定只将遗产赠予他的妻子或者丈夫,或者赠与人在赠与协议中明确指出物品仅为配偶所有。 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法律会将该部分财产认定为另一方的个人财产。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了几种情形下的财产应当归属于夫妻一方独自所有: (1)一方在结婚之前便拥有的财物; (2)一方在遭受人身伤害后得到的医疗赔偿或者补偿费用; (3)遗嘱或者赠与合同时明确规定只属于一方所有的财产; (4)按照某种特殊用途专门制作的私人用品;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规属于一方所有的财产。 最后,如果想要合法地拥有一份遗产,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详细的程序和步骤。 首先要前往被继承人的遗产所在地公证机构,申请并完成继承手续。 其次,从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部门,注销户籍信息并办理死亡证明书。 然后再去与这份遗产有关的部门申请办理财产转移手续。 请注意,以上述数字为例,每个地方的程序可能略有差异,因此之前最好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