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后父母赠予财产法院怎么判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婚后由父母赠与所得财产应当按照其事先的约定予以处置;
若未有任何约定或约定不明晰的,则需遵循《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即“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据此,在审查处理这类纠纷案件时,如父母在赠与财产之时已明确指定了受赠人或附加了特定条件,且这些条件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那么法院将会尊重并执行父母的意愿,对财产的所有权进行裁决。 反之,若父母未能明确表达赠与的对象或条件,或者这些条件与法律规定相冲突,那么这部分财产很可能会被判定为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 总而言之,婚后父母赠与的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深入剖析父母赠与时的真实意图及其相关约定的具体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