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方不同意离婚,如何才能实现离婚 |
分类 | 婚姻家庭-离婚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无强制离婚的说法存在。
若在自愿离婚过程中出现一方坚决反对的情形,那么仅剩的途径便是通过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离婚事宜。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依据便在于判断夫妻间情感关系是否已完全破裂。 因此,案件提出离婚请求的一方需提前收集能够证明彼此间婚姻关系破裂的相关证据资料。 此外,他们还需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在子女抚养权方面的主张。 对于希望通过法院提起诉讼离婚的人士来说,详细的流程如下所示: 首先,他们需要将书面的起诉状、副本及所收集的证据资料递交至法院; 然后,等待法院予以正式的立案受理; 接下来,由法院组织公开开庭审讯,并在审讯期间对案件展开全面调查与深入辩论; 最后,由法院根据相关法规裁决是否批准离婚申请。 需要明确的是,离婚会带来一系列法律上的影响,包括: (1)夫妻间婚姻关系的彻底解除; (2)如果有未成年子女的存在,那么将由双方中的一方获得子女抚养权; (3)针对夫妻共同拥有的财物,需要进行公平的分割; 同时,共同产生的债务也需要双方共同负担。 关于子女与父母离婚后的关系处理,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无论父母之间的婚姻状况如何变化,都不会对其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造成任何影响; (2)尽管未成年子女可能会跟随父母其中一方生活,但作为父母,双方仍保持着法定的监护职责; 关于该子女究竟应与哪方共同生活的问题,则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合理安排: ①如果父母双方可以达成协议,便依照协议内容执行; ②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协议,则由法院依照相关规定做出判决。 另外,在离婚后,未实际抚养子女的一方应该向正在照顾子女的一方支付必要的生活费用以及全部或部分的教育经费; 如果无法亲自抚养子女,则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享有对子女的探望权,而被要求协助探视的一方也应该尽到义务去协助完成探视。 但是,假如父亲或母亲的探视行为不利于子女整体成长和心理健康,那么地方法院有权依法适当限制或暂停这一部分探视权; 待不利因素消除之后,探视权将得到恢复。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