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遗嘱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
分类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解答

{ArticleTitle}

热门城市:荆州律师 内江律师 丽江律师 辽源律师 安庆律师 湛江律师 日照律师 保定律师 绵阳律师 漳州律师

实践中,有的老人会在生前订立一份遗嘱,但往往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因此导致最后遗嘱无效,从而不被执行。那具体说来,能够导致遗嘱无效的情形都有哪些呢?本文将对这个问题做详细阐述,帮助你进行了解。

一、遗嘱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一)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作为一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其实施时应要求行为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否则将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公民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以设立遗嘱时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为标准,也就是说,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则该遗嘱有效,即使其后遗嘱人很快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亦不影响该遗嘱的效力,相反若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该遗嘱无效,其后即使具有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该遗嘱也不因此而具有法律效力。对此,最高院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二)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思,胁迫、欺骗遗嘱人所立的遗嘱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真实意思,凡是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一律无效。所谓真实意思,是指遗嘱人自主自愿地作出的,完全是其本人内心意愿的反映,遗嘱人没有受到外界压力或诱惑。只有反映了本人真实意思的遗嘱才有效。

(三)遗嘱处分了遗嘱人无权处分的财产,该无权处分财产的部分无效

遗嘱人处分财产必须以其对该财产拥有合法的所有权为前提,如果其没有处分财产的权利,则其处分行为必然侵犯他人利益,从而导致该处分行为无效。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其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

(四)伪造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不是被继承人所订立的,根本不能反映其本人真实意思,这样的遗嘱显然应属无效。

(五)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仅篡改的内容无效,因为仅该部分内容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其他部分乃遗嘱人本人意思表示的记载,故仍应有效。

二、立遗嘱要注意哪些事项

1、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有两个以上见证人的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2、无行为能力的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遗嘱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3、遗嘱中剥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的内容无效。

4、立有数份遗嘱,而内容有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有效。

5、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6、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7、受胁近、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8、伪造的遗嘱无效。

9、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上述五种情况下就会造成遗嘱无效。但此时需要区分无效的情况,有的是部分内容无效,而有的则是导致整个遗嘱内容无效。关于遗嘱无效的情形内容,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此,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扬州律师。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0: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