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买房退房法律新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以下多种情形之下,购房者有权向售房方提出解除购房合同的请求:
首先,购房合同若被判定为无效协议。 其次,所购房屋的实际面积与约定面积的误差超过了3%以上。 第三,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且经购房者多次催促后,仍未能在合理期限内完成交房手续。 第四,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所做的宣传承诺与实际交付的房屋状况不相符。 第五,由于房屋本身的质量问题,对购房者的正常居住和使用造成了严重影响,或者房屋的主体结构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 第六,由于开发商自身的原因,导致购房者无法顺利办理房产证。 第七,所购买的房屋存在抵押、联合建设或其他形式的经济纠纷。 第八,开发商未经购房者同意,擅自变更了房屋的规划设计方案。 第九,售房方并无出售该房屋的合法资格。当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时,购房者均可选择退房,同时还可以要求售房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