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产过户的起诉状应如何写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1、首先,需确诊被告人。自然人起诉的,可至被告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查询并打印其详细的户籍信息;企业或其他法人作为被告起诉的,可前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阅并打印该单位的初始登记信息。此步骤旨在确定被告的真实身份。
2、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撰写民事诉讼状。诉状中应明确界定当事人的具体身份,请求的法律事项及其依据,同时,为了保证判决得以顺利执行,还可提出申请,请人民法院实行财产保全措施。这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 3、依据诉状和证据,提交诉讼资料。在充分准备完毕之后,便可向当地人民法院的立案庭提交相关的诉讼状和证据,正式启动诉讼程序。自立案成功那刻起,人民法院将向您颁发《案件受理通知书》以及《诉讼证据接收通知书》,同时也将告知您缴纳诉讼费用的时间与方式。若在七日之内未能按照规定缴纳诉讼费用,人民法院将依法裁定案件按撤诉处理,意味着这次起诉将失败。 4、立案后,法院有可能安排举证期,要求您在此期间内提交所有的证据材料,若是逾期提交,将会面对拒不接受质证的后果。这个法律条款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确保审判效率,防止滥用举证权的现象发生。 5、立案后,人民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并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因此开庭之时,务必按时赶到法院现场,如果无故迟到,人民法院会依法裁定按照撤诉来处理。这也许会导致维权机会的丧失。 6、开庭审理阶段。开庭过程需要经历多个流程:核实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告知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与应尽的法定责任、询问当事人是否有前任法官因其执业行为产生干扰因素而申请回避的意愿,接下来,进入到法庭调查环节,展开举证与质证,法官时不时会进行提问,然后进入到正式的法庭辩论环节,最后,在陈述完最后的观点后,法庭将进行调解或是宣布判决结果。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专属管辖规定,向不动产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