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房屋纠纷如何起诉法院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1.明确所起诉的对象。若被告为自然人,请前往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领取户籍证明文件;若被告为法人团体或组织机构,可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获取该单位的基本注册信息。
2.起草民事诉讼书。其中应当明确注明当事人的身份概况、诉讼主张以及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律关系和事实依据等内容。为了保证仲裁结果能够顺利执行,还可以提出相关的财产保全申请,交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查批准。 3.递交诉讼文书和证据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已经整理完毕的诉讼文书和相关证据提交给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处审核,他们将会在法院规定的七个工作日内给予反馈,确定本案是否正式立案受理。 4.提供证据。在获得立案许可之后,法院可能会对申请人设定举证期限,要求在此期限内提交所有必要的证据材料,否则逾期提交的证据将无法被认可进行质证环节。 5.召开庭审会议。立案成功后,法院会安排具体的庭审日程,并提前向各方参与者发出书面通知。在法庭上,各方应该按时出席审判,如原告无正当理由迟到,法院有权裁定将该案视作为撤诉处理。 6.法庭庭审流程。详细过程包括:首先要核实各当事人的基本身份信息;然后告知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接下来询问当事人是否有任何涉及回避事项的请求;接下来开始法庭调查环节,向当事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接下来进入举证质证阶段;随后是法官向在场人员问询相关问题;然后进行完整的法庭辩论;结尾需陈述本人最后的看法和意见;最后是法庭进行调解环节,以及宣布裁决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