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双方自己协商的合约有法律效应吗
分类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双方自行协商的合约,通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要使合约具备法律效力,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双方要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这意味着双方要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②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即双方在协商合约时,表达的意愿是真实的,不存在被胁迫、欺诈等情况。
③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比如不能约定违法犯罪的行为,也不能违背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满足这些条件的合约在双方之间会产生法律约束力。
以甲乙双方的房屋租赁合约为例,约定了租金、租期等条款,若双方均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且真实表达意愿,合约就有效,双方都应遵守。
反之,若合约内容违法,像约定用于非法活动的房屋租赁,或者存在欺诈情形,如一方故意隐瞒房屋重大质量问题,那么该合约可能无效或可撤销,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责任。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签订房屋租赁合约,约定租金、租期等。小朱称房屋状况良好,小李信以为真签约。入住后小李发现房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质疑合约效力,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关于民事行为能力,小朱和小李若均达到法定年龄且精神正常,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满足合约生效条件之一。
2、意思表示真实性方面,小朱故意隐瞒房屋质量问题,小李基于错误认知签约,小朱的行为构成欺诈,此情形下意思表示不真实,该合约可能可撤销。
3、合约内容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情况,但因小朱欺诈,合约效力存疑,小朱作为违约方可能需担责。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6: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