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满16签合同有法律效应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合同效力与年龄的规定:
一般来说,未满16周岁的人签订的合同通常不具备法律效力。 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心智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成熟,难以对合同的内容和后果有清晰的理解和判断。 然而,当16周岁以上但不满18周岁的公民,其主要生活来源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时,他们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此时,他们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独立地参与民事活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意味着他们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合同才会生效。 如果法定代理人没有追认,那么合同就是无效的。 特殊情况: 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如果合同是纯获利益的,那么即使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也是有效的。 这是因为这种合同不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任何不利的后果,反而可能对他们有益。 另外,如果合同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那么他们签订的合同也是有效的。 例如,一个15周岁的孩子购买一本普通的课外书籍,这种合同就是有效的,因为它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总结: 总之,判断未满16周岁的人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合同符合上述特殊情况之一,那么它就是有效的;否则,就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能生效。 在实际生活中,未成年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应该对合同的签订保持警惕,避免因合同纠纷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案情回顾: 小朱15周岁,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与小李签订购买手机合同,后小朱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而小胡17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与小丽签订了租赁房屋合同。争议点在于小朱与小李合同是否有效,小胡与小丽合同是否有效。 案情分析: 1、小朱15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购买手机合同不属于纯获利益合同,也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按照规定,该合同是无效的。 2、小胡17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租赁房屋合同是有效的,能够独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