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该怎么办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遇到医疗纠纷时,患者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首先,尝试通过与医疗机构达成协商从而解决问题。 在涉及到医疗事故所引发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医患双方均有权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寻求妥善解决。 其次,可以选择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尝试申请对此事进行公正的裁决和处理。 再次,当医患双方因医疗纠纷产生矛盾而无法自行解决时,可能需要求助于第三方的医疗纠纷调解中心,以此来协助协调解决纠纷。 最后,若上述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患者还能够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相应的民事诉讼程序,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值得指出的是,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赔偿纠纷的诉讼时,并不强制要求先完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