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名誉权的立案条件有哪些 |
分类 | 损害赔偿-名誉毁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侵害他人名誉权所需符合的起诉条件包括:
首先,行为者必须存在实际上对他人名誉造成伤害的行为,且这一事实已经为第三方所了解; 其次,行为者需要在主观意识上具有过错;第三,受侵害的对象应该是具体的个体人士; 最后,从其产生的结果来看,侵权者的行为必须对于受害者的名誉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使得受害者感受到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压力或者心理负担,精神上承受着痛苦,心理上遭受到了创伤。 关于对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法律制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停止侵害。 这意味着当侵害人身权益的行为正在持续进行并且尚未结束时,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者或者请求法院命令侵权者立即停止这种侵权行为;其次,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再次,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的形式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表达的方式;接着,赔偿损失; 然后,可能会面临治安拘留或者罚款的处罚;最后,如果情节特别严重,还可能会被判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