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行为能力划分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归根结底,具备全面行使民事行为能力与否直接关乎到其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具有有效性。
全面享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士,在各个领域进行的所有涉及民商法方面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合法且生效; 而那些受到民事行为能力限制的人员,如年满或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智障人士等,他们在实施与自身实际年龄段和智力水平相当的民事法律行为时才是合法有效的; 至于缺乏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他们仅能实施纯粹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而对于其他民事活动则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为之执行。 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已对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群体设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还明确了这些未成年人在行使自身某些权益时,必须接受法定监护人的监督和管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