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治安管理处罚法侵犯隐私怎么处罚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涉及到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则应依据法律具体规定施以惩戒。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类,若所涉行为造成轻微后果,如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但未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或不良影响,那么其惩罚措施应当是给予五日以内的拘留,或者科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另一种情形,如果所涉行为的性质更为严重,涉及到了较多的隐私信息,可能会对受害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那么受害人有权要求警方进一步惩治此类行为,例如处以五日至十日之间的拘留,并且可同时对实施者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关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1.未经公民本人的同意,擅自公开他们的名字、肖像、住所地址和电话号码等私人信息。 2.未经授权非法侵入他人的家庭宅邸,或者采用其他手段破坏他人居所的宁静与舒适。 3.非法地对他人进行跟踪、监视,在他人住所内安装窃听器,私自拍摄他人私人生活场景,扒窗观看屋内情况。 4.非法查询他人的财务状况,或者在未经当事人的准许下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秘密打开他人信件,私自阅读他人的日记,刺探他人的私人文件内容,然后将这些信息公之于众。 6.对他人的社交网络进行调查,发掘他人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信息公之于众。 7.干扰他人的婚姻生活,或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公开发布。 8.将他人的婚外情向公众进行公开化报道。 9.披露公民个人资料,或者将其公诸于众或者扩大公众知晓范围。 10.收集那些不愿意透露给公众的空余个人数据。 然而,要构成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主观上要有过失; 2.要有违法的行为发生,影响了私人领域; 3.需要有实际后果的产生,如财产损失、人格权益受到损害以及精神上的痛苦等; 4.这一系列事件之间需要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联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