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误工费是怎么判定的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误工费的判定时,主要基于下述几个环节:
第一,误工时间及其相应的收入水平。 其中,误工时间常需参考受害者所接受医学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相关证明作为判断标准。 若受害者因伤残情形的存在导致持续性误工,那么误工时间可延长至认定残疾之日前一日。 第二,针对具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受害者所产生的误工费用。 这类人群的误工费应按照他们因事故或损伤而实际减轻的收入进行计算。 这对于此类受害者来说,通常需要参照其受到伤害之前与之后领取工资的原始记录、税收凭证或者银行卡交易记录等材料,以便做出精确的确认。 第三,针对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受害者所产生的误工费用。 这种情况相对复杂,通常是按照该类受害者过去三年内平均收入情况进行计算。 当然,若是受害者无法提供证据证实自己近三年年均收入状况时,亦可参照受诉地法院所在地区同行业或是相似行业上一年度业内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这些法律条款的制定,正是为了确保受害者在遭遇意外伤害期间能获得适当的经济赔偿,从而填补由于无法正常工作而带来的收入损失。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