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弃养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弃养协议书通常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一、违反法律规定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以及保护,是基于亲子关系和法律规定所产生的强制性义务,这一义务无法通过协议的形式随意免除。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有责任为未成年子女提供生活所需,保障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等。 例如,在实际生活中,即便父母签订了弃养协议,当子女面临饥饿、缺乏教育资源等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时,父母依然需要承担起抚养的责任。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确保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在一个稳定、有保障的环境中成长。 二、违背公序良俗 弃养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原则。 在我们的社会中,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关爱是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 而弃养协议显然与这些价值取向背道而驰,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也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弃养协议书无法产生当事人所期望的免除抚养义务的法律效力。 一旦涉及到这类问题,相关人员应当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抚养责任。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是一对夫妻,育有一女小静。后二人感情破裂欲离婚,竟签订弃养协议书,约定都放弃对小静的抚养义务。但不久后,小静生活陷入困境,面临缺乏教育资源等问题。此时围绕这份弃养协议书是否有效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法律规定看,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强制性义务,不能通过协议免除。小朱和小李签订的弃养协议违反法律规定,即便有此协议,当小静有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时,他们仍需承担抚养责任。 2、从公序良俗角度,弃养行为违背社会基本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破坏家庭和谐稳定,不利于小静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该弃养协议书不具法律效力。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