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样算是弃养孩子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弃养孩子在法律层面存在多种常见情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1.遗弃行为: 负有抚养义务的父母或监护人,对尚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故意不履行抚养责任。 比如,有的父母因各种原因,将孩子丢弃在无人照看的公共场所,像火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却无人能给予孩子妥善照顾的地方;还有些人甚至将孩子遗弃在野外,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面临着饥饿、寒冷、受伤甚至失去生命的巨大危险,生存陷入极度困境。 2.长期不履行抚养义务: 有些父母虽有足够的能力抚养孩子,但却长时间对孩子不闻不问。 他们不提供孩子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比如不供给足够的食物,让孩子忍饥挨饿;不提供稳定的住所,使孩子居无定所;在孩子生病时,不给予必要的医疗救治;在孩子受教育阶段,也不承担相应的教育费用等。 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 3.逃避抚养责任: 部分父母会通过各种方式逃避对孩子的抚养责任。 例如,选择离家出走,让孩子找不到自己;或者直接断绝与孩子的所有联系,使得孩子失去应有的照顾和关爱,独自在成长的道路上挣扎。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弃养孩子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构成遗弃罪,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对应的刑事责任。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育有一子小静。小朱因经济压力大,将小静遗弃在火车站后离开。之后,小丽虽有抚养能力,却长期不提供食物、住所,孩子生病也不救治。小朱还断绝与孩子联系,逃避抚养责任。争议点在于他们的行为是否构成弃养及应承担何种责任。 案情分析: 1、小朱将小静遗弃在火车站,作为负有抚养义务的父母,故意不履行抚养责任,其行为构成遗弃行为,让孩子面临生存危险。 2、小丽长期不履行抚养义务,不提供生活必需物质条件和医疗救治等,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符合长期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弃养情形。 3、小朱断绝与孩子联系,逃避抚养责任,这种行为使得孩子失去应有的照顾和关爱,构成逃避抚养责任的弃养行为。他们的行为均属违法,情节严重可能构成遗弃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