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继承纠纷都会调解么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继承纠纷的解决并不都会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进行,具体情形如下:
一、诉讼前调解 在当事人决定向法院提起继承纠纷诉讼之前,部分纠纷有可能借助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调解组织来展开调解工作。 这一阶段的调解有着特定的流程和要求。 首先,调解的前提是双方当事人都自愿接受调解。 比如,在一个家庭的继承纠纷中,若各方都希望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就可能选择接受第三方调解组织的介入。 接下来,调解组织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调解方案。 只有当双方对该方案达成一致意见时,纠纷才能够顺利解决。 反之,若其中一方不愿意参与调解,或者双方在调解过程中无法就调解方案达成共识,那么调解程序就会终止。 二、诉讼中调解 当继承纠纷进入到诉讼程序后,法院通常会优先尝试进行调解。 这是因为调解具有诸多积极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然而,并非所有进入诉讼程序的继承纠纷都能通过调解解决。 如果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坚决不同意调解,例如双方在遗产分配比例上存在巨大分歧,互不相让;又或者案件事实本身比较复杂、争议较大,像涉及到多个遗嘱的效力认定等问题,无法通过调解达成一致,法院就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最终作出公正的判决。 总之,调解必须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则,不是所有的继承纠纷都会经历调解程序,也不是所有纠纷都能通过调解得以解决。 案情回顾: 小朱、小李和小胡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起初他们尝试诉讼前调解,小胡不愿参与,调解终止。后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尝试调解,可他们在遗产分配比例上分歧巨大,且涉及多个遗嘱效力认定争议大,调解无果。 案情分析: 1、诉讼前调解阶段,调解需双方自愿,小胡不愿参与,符合调解终止的情形,因调解前提未满足。 2、诉讼中调解时,当事人在遗产分配比例上存在巨大分歧,且涉及复杂的遗嘱效力认定问题,导致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只能依法审理判决,这体现了调解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