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产超过多少期限不能继承了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我国,遗产继承在时间期限方面并没有十分严格的限制,不过,依据不同情形,有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时间节点 当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便开始了,此时继承人的继承权也就随之确立。 这意味着,无论从被继承人死亡那一刻起过去了多久,继承人都拥有主张继承遗产的权利。 比如,某位老人离世后,其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即便多年后才意识到自己的继承权益,依然有权要求继承相应遗产。 二、遗产分割的时间节点 如果遗产在被继承人死亡后一直没有进行分割,那么各个继承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分割的要求。 但要是在遗产分割的过程中产生了纠纷,而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时候就存在诉讼时效的限制了。 按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三年。 这个三年的起算时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以及明确知道义务人之日开始计算。 例如,继承人发现其他继承人擅自处分了遗产,侵害了自己的权益,从知道这一情况起算三年的诉讼时效。 综上所述,从继承本身来讲,不存在因超期限而不能继承的情况。 只是在涉及纠纷并需要通过诉讼解决时,才会有时效的限制。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亲去世后,遗产一直未分割。多年后小朱才意识到自己的继承权益,要求分割遗产,却发现小胡擅自处分了部分遗产,侵害其权益,小朱与小胡就遗产分割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继承本身看,小朱父亲去世时继承开始,小朱的继承权随之确立,即便多年后才主张,其仍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2、对于遗产分割纠纷,小朱向法院起诉有诉讼时效限制。自小朱知道小胡擅自处分遗产侵害其权益时起算三年诉讼时效,若超三年且无特殊情况,法院可能不支持其相关诉求。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