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争议的遗嘱有效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有争议的遗嘱并非一定无效,其有效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形来判断,下面从不同方面详细说明:
1.形式要件的考量: 遗嘱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要求。 比如自书遗嘱,要求遗嘱人亲自用笔书写遗嘱内容,确保是其真实意愿的体现。 书写完成后,要在遗嘱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明确注明具体的年、月、日,这样可以确定遗嘱形成的时间。 再如代书遗嘱,需要有两个以上没有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他们要亲眼看到遗嘱的整个订立过程,确保过程合法合规。 若遗嘱在形式上不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很可能就会被认定为无效。 2.实质要件的审视: 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 同时,意思表示要真实,不能是在被胁迫、欺诈等违背自身意愿的情况下订立遗嘱。 而且,遗嘱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例如,遗嘱中若涉及违法分配财产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内容,就是无效的。 3.争议解决的途径: 当遗嘱出现争议时,通常需要通过诉讼等法律程序来解决。 法院会依据相关证据以及法律规定,全面、客观地判定遗嘱的有效性。 所以,不能仅仅因为遗嘱存在争议,就简单地认定其无效,关键还是要看是否满足法律规定的各项要件。 案情回顾: 小朱去世后,其遗嘱引发争议。小朱的自书遗嘱未注明具体日期,代书遗嘱的见证人之一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小丽认为遗嘱无效,小静则主张按遗嘱分配财产,争议焦点在于该遗嘱是否因形式要件不符而无效。 案情分析: 1、从形式要件看,小朱自书遗嘱未注明日期,不符合自书遗嘱法定形式要求;代书遗嘱见证人存在利害关系,也不符合规定,在形式上存在瑕疵,可能影响遗嘱效力。 2、从实质要件审视,需确定小朱立遗嘱时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及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若存在被胁迫等情况,遗嘱无效。 3、当出现争议,应通过诉讼解决,法院会综合证据和法律规定判定遗嘱有效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