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嘱自己写的有法律效力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自书遗嘱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在遗产分配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相关要点的详细说明: 1.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立遗嘱时,遗嘱人必须具备清晰的思维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清楚地知道立遗嘱这一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2.意思表示真实: 遗嘱的内容一定要是遗嘱人真实意愿的反映,不能存在任何虚假、被迫的情况。 也就是说,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没有受到他人的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的影响。 3.内容和形式合法: 从内容方面来看,遗嘱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从形式上讲,自书遗嘱需要由遗嘱人亲自书写,写完后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并明确注明立遗嘱的具体年、月、日。 只要自书遗嘱能够满足上述这些条件,那么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遗产分配的重要依据。 案情回顾: 小朱年老体弱,自书遗嘱将财产留给照顾自己的小李。小胡作为其另一子女认为遗嘱无效,争议点在于小朱立遗嘱时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及内容形式是否合法。经调查,小朱立遗嘱时意识清醒,无人胁迫,遗嘱也符合形式要求。 案情分析: 1、小朱立遗嘱时意识清醒,具备清晰思维和判断能力,能准确表达真实想法,知道立遗嘱的法律后果,符合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要求。 2、小朱在无人欺诈、胁迫等不正当影响下订立遗嘱,遗嘱内容是其真实意愿反映,满足意思表示真实的条件。 3、遗嘱内容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且由小朱亲自书写、签名并注明具体日期,内容和形式均合法,该自书遗嘱有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