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产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遗产的认定标准具体如下:
1.财产须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 遗产是被继承人在其生命终结时所遗留下来的个人财产。 也就是说,在被继承人死亡那一刻,其个人名下尚未处分的财产,才属于遗产范畴。 例如,被继承人生前通过买卖、赠与等方式已经处置的房产、存款等财产,就不能再算作遗产。 因为这些财产的所有权在其生前就已经发生了转移。 2.财产须为被继承人个人所有: 只有那些被继承人生前依法享有所有权的财产,才能够作为遗产进行继承。 需要先按照法律规定,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合理分割,确定其中属于被继承人的那部分份额,这部分份额才是真正的遗产。 3.财产须具有合法性: 遗产必须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财产。 如果财产来源不合法,因为这些财产本身就不受法律保护。 4.财产须具有可转移性: 某些与被继承人的人身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权利,像人身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等,是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的。 而具有财产性质的权利,例如债权、股权等,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作为遗产的。 总之,遗产的认定要全面综合地考虑上述标准,从而准确确定哪些财产能够依法由继承人继承。 案情回顾: 小朱去世后,其家人在遗产分配上产生争议。小朱生前曾赠与小李一套房产,小朱与小静有夫妻共同财产,部分财产来源存疑,且涉及小朱的一些人身权及股权问题,家人对哪些财产属于可继承遗产存在分歧。 案情分析: 1、小朱赠与小李的房产,因在其生前所有权已转移,不属于遗产范畴。 2、对于小朱与小静的夫妻共同财产,需依法分割,确定属于小朱的份额后,该份额才可作为遗产。 3、来源不合法的财产,如涉及违法犯罪所得,不能认定为遗产。 4、小朱的人身权不可作为遗产继承,而其股权等具有财产性质的权利,一般可作为遗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