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确定遗产范围,可以由第三人确定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确定遗产范围通常会遵循以下几种方法:
一、依据法律规定明确个人合法财产 要确定遗产范围,首先需清楚哪些财产属于被继承人个人合法财产。 按照法律规定,常见的如公民通过劳动等合法途径获得的收入,像工资、奖金等;其合法拥有的房屋,不管是自建房还是购买的商品房;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类生活用品等,这些通常都属于个人合法财产范畴。 二、查看相关证据确定财产归属和范围 相关证据对于确定遗产范围至关重要。 比如财产登记资料,能清晰显示房产、车辆等财产的登记信息;各类合同可以明确一些经济往来和财产权益;遗嘱则是被继承人对自身财产处置的重要意愿体现。 通过仔细查阅这些证据,能准确确定财产的归属和范围。 三、区分共有财产并析出被继承人份额 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等情况。 此时,需要先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割。 例如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先将其中一半划归配偶,剩余部分才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范围不能由第三人随意确定。 通常由法定继承人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可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法律和事实判定遗产范围,以此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去世后,其遗产范围确定出现争议。小朱有工资存款、房产等财产,部分财产涉及与配偶小静的夫妻共有情况。小李主张按自己理解直接分配,小胡则认为应先确定遗产范围再分配,争议焦点在于如何准确确定小朱的遗产范围。 案情分析: 1、依据法律规定,小朱通过劳动获得的工资存款、合法拥有的房产等属于个人合法财产范畴,但涉及夫妻共有的部分需先分割。 2、查看相关证据,如财产登记资料、合同、遗嘱等,能准确确定小朱财产的归属和范围,避免随意认定。 3、对于夫妻共有财产,应先将一半划归小静,剩余部分才作为小朱的遗产,由法定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调解或诉讼解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