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有争议如何处理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1.若调解离婚后在财产分割方面存在争议,双方不妨先尝试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
具体而言,要针对争议财产的详细情况展开深入沟通,比如该财产的购置时间、用途等。 同时,对财产的价值评估也需充分交流,综合各方面因素后,争取达成新的协议,明确财产的分配方式。 2.要是协商无法达成一致,那么其中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起诉的时候,必须精心准备好相关证据。 例如,离婚协议是重要依据,能清晰表明双方之前对于财产的初步约定; 财产凭证则能直接证明财产的具体情况,以此证明财产的归属以及争议的焦点所在。 3.法院在接到诉讼后,会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严谨审理。 一般会全面考虑财产的来源,像是否是婚前个人财产还是婚后共同财产; 出资情况,双方各自的出资比例等; 还有婚姻存续期间双方对家庭的贡献等多方面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财产分割比例。 4.法院作出的判决具有强制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严格遵守。 若有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有权申请强制执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尽量协商,协商无果就通过诉讼维权。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调解离婚后,在财产分割上存在争议。二人先尝试协商,针对财产购置时间、用途及价值评估等沟通,但未达成一致。随后小朱向法院起诉,提交离婚协议、财产凭证等证据,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案情分析: 1、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有争议,协商是优先选择,能减少讼累,像小朱和小李应就财产具体情况充分交流,争取达成新协议。 2、协商不成起诉时,证据准备至关重要,如离婚协议和财产凭证能明确争议焦点,辅助法院判断。 3、法院审理会综合财产来源、出资及家庭贡献等确定分割比例,确保公平合理。 4、判决有强制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申请强制执行可保障权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