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内自己买房算不算共同财产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自己购买的房产通常不被视为共同财产,但存在以下两种特殊情况。
倘若购房的款项是由夫妻共同财产所支出的,即便房屋登记在其中一方的名下,这种情况下也有很大可能会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因为在婚后所获得的财产,一般来讲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畴,而用于购置房产的款项自然也包含在夫妻共同财产之内。 比如说,夫妻双方在婚后通过工作、投资等合法途径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些资金用于购买了房产,那么即便房产证上只写了一方的名字,该房产也应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双方事先有书面约定,明确表示该房屋归某一方所有,并且这个约定是合法有效的,那么此房屋就属于该方的个人财产,不会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例如,夫妻双方在结婚前或者婚后某一时期,通过签订书面协议的方式,约定了某一套房产的归属问题,只要这个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那么在涉及到该房产的财产归属问题时,就应当按照约定来确定,该房屋就属于约定的一方所有,与另一方无关。 总之,在婚姻期间自己购买的房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判断,关键在于看购房款的来源以及双方是否有关于财产归属的约定。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在婚姻存续期间,小朱自己购买了一套房产。小朱认为是个人财产,但小丽觉得是共同财产。小朱称购房款是自己的个人积蓄,小丽则表示婚后双方财产混同,应属共同财产,而且双方并无书面约定房产归属,争议由此产生。 案情分析: 1、若小朱能证明购房款是其个人婚前积蓄等独立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房产可视为其个人财产。 2、若小朱无法证明购房款来源独立,由于婚后无明确书面约定,按照法律规定,该房产有很大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