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女方虐待公婆离婚还能分财产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离婚财产分割领域中,女方对公婆实施虐待行为,通常不会直接对财产分割产生决定性影响。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当夫妻面临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首先由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进行处理;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就由人民法院依据财产的实际具体情况,依照照顾子女、女方以及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作出判决。 倘若女方存在虐待公婆的行为,这无疑属于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情形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方就完全不能获得财产分配。 只不过在进行财产分割时,法院会将这一因素纳入考量范围,有可能会酌情减少分配给女方的财产份额。 不过,如果公婆能够拿出确凿的相关证据,证明女方的虐待行为给他们的身体或者精神造成了实际的损害,那么公婆便可以在离婚诉讼过程中依法提起损害赔偿请求。 总而言之,女方虐待公婆这一行为在离婚时,她依然拥有分得财产的权利,然而其财产分割的比例很可能会因为自身的过错行为而受到相应的影响。 具体的处理结果需要根据实际的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准确确定。 案情回顾: 小朱(女)和小李(男)准备离婚。小朱在婚姻期间对公婆有虐待行为,在离婚财产分割时产生争议。小朱认为自己应正常分割财产,小李则认为小朱的行为应少分财产。双方协商无果诉至法院,公婆小胡和小丽表示小朱的行为给他们身心造成损害,要提起损害赔偿请求。 案情分析: 1、离婚财产分割首先由夫妻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 2、小朱虐待公婆是过错行为,虽仍有分割财产权利,但法院会考虑此因素,可能减少其份额。 3、公婆若有证据证明小朱行为造成损害,可在离婚诉讼中提起损害赔偿请求。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