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婚离婚时财产分割有何规定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再婚夫妇面临离婚问题时,其财产份额分配方面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予以实施:
首先,应遵循夫妻双方签署的财产共同管理协议书之规定; 其次,若无法达成协议,则由当地人民法院依据照顾子女利益、尊重女性权益以及扶持未存在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审判裁决; 最后,若是属于夫妻单方的私有物品,未被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便无需进行分割了。 在办理离婚手续过程中,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处理方式,需经双方协商后确定; 若未能达成协议,则由人民法院依照案件实际情况,贯彻关照子女权益、保护当事人权益以及出现一方有婚姻外情或者重婚行为等原则进行裁决。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条文,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都需平均分配,然而在司法实践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离婚双方在婚姻中的过错程度和责任大小来调整财产分配比例,适当给与无过错方更多的抚慰与补偿,以此彰显对此类无辜者的关怀,同时也对于过错方给予相应的惩戒。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