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公婚内出轨能不能让他净身出户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法律领域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净身出户”之概念。
即便能够证实另一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出轨行为,也无法据此要求其在离婚过程中不得享有任何财产份额。 诚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离婚涉及到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需遵循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 假若其中一方因自身原因存在过错,包括隐瞒、转移、变卖、毁灭或者挥霍属于配偶双方共享的财产以及故意制造虚假债务等违法行为,那么在执行离婚财产分割程序时,可对存在过错的一方给予减少分配或避免分配的特殊待遇。 然而,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角度来看,出轨行为其实质均不构成法定离婚时不可分割财产的理由。 尽管如此,当事人双方仍然可以通过事先协商确定财产分割方法。 一旦双方就相关事宜达成共识,任何一方皆可将自己所有或者部分的财产自愿放弃。 如可行使的忠诚协议或婚内财产协议等方式来明确载明了财产分配方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协议并不具备法律之上的强制约束性,若是在履约过程中有一方出现反悔情况,法院大概率并不会按照原先协议内容的约定来进行财产的实际分割操作。 在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律通常会优先考虑保障无过错一方的合法权益,赋予受害者方在离婚时向前施加过错方提出经济赔偿的法定权利。 这就意味着,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上,无过错方在执行离婚财产分割时有权索取更高的份额或者享受相应的补偿费用。 总而言之,出轨行为固然不能在法律层面直接导致一方在离婚时沦落至净身出户的境地,但是可以借助于事先协议拟定与法院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