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买房时共同借款人有产权吗 |
分类 | 房产纠纷-房屋买卖 |
解答 |
律师解析:
通常来讲,在买房这个事情上,共同借款人从法律角度而言,一般是没有房产产权的。
在贷款环节,共同借款人的主要作用是承担还款责任。 比如,当借款人自身的还款能力可能不太够,或者银行对贷款审批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时,增加一个共同借款人,就有可能提高贷款获批的可能性,或者让贷款利率降低一些。 关于房产产权登记,一般是以产权登记证书上所写的名字作为依据的。 只有被登记为产权人的那一方,才能够真正享有该房产的产权。 这就像是给房产确定了一个“主人”,只有这个“主人”才拥有对房产的处置权等一系列权利。 不过呢,如果在借款合同以及相关的协议当中,有非常明确的约定,表明共同借款人对房产享有一定的产权份额,或者存在其他特殊情况,那情况就又不一样了,就得按照具体的约定来处理。 总之,一般情况下共同借款人是不直接拥有房产产权的,但实际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借款合同约定、相关协议以及具体的法律规定等多种因素,然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打算买房,小朱还款能力不足,便拉来小胡做共同借款人。房子买下来后产权登记在小朱和小李名下。小胡认为自己作为共同借款人应享有房产产权,小朱和小李不同意,称按常规共同借款人无产权,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一般而言,共同借款人主要承担还款责任,从法律角度通常无房产产权。 2、若借款合同等有明确约定共同借款人享有产权份额,则应按约定处理,本案若无特殊约定,小胡很难主张房产产权。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